2024-02-23 16:26:47
对于旅游业来说,如果将去年春节黄金周视为“强劲复苏”的起点,那么龙年8天春假结束,市场则用“热辣滚烫”继续宣告兴旺可期。
连日来,全国各地的“旅游战报”纷沓而至,钛媒体APP观察到,随着以省级为单位的数据大部分出炉,地方层面与全国层面却出现了严重的“对不上号”。
深入研究会发现,这种“对不上号”背后,不仅是各地如众生相般只能意会的逻辑,还有更多需要理性思考与警惕。
钛媒体APP梳理统计,截至2月22日,除贵州、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尚未公布具体数据外,其余26省份(含直辖市、自治区)均公布了龙年春节的省域旅游经济数据。
已公布数据省份当中,对于旅游收入(各地提法不同,有称‘旅游消费’、有称‘旅游综合收入),25家均直接公布,江西只公布了与2019年相比的幅度变化(因此最后的旅游收入是据此计算而来)。
未公布数据省份当中,山东虽然发布了“重点监测200家景区接待游客2649.1万人次,鉴于2023年春节长假山东为”接待3916万人次、收入260.3亿元”,因此这个接待量大概率非全省数据。
另外,山东还公布了“全省接待国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比2019年分别增长70.8%和42.2%”,但2019年两项数据公开信息未能查阅到,因而今年的具体值仍相当于空白,只能归入未公布之列。
综合已公布数据会发现一个显著特征:地方的合计值大幅高于文旅部公布的全国值。
26省份旅游收入合计约为6991(未包括重庆)亿,比文旅部公布的“全国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多出约664亿元,即超了一成多;接待游客合计约7.57亿人次,比文旅部公布的“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多2.83亿人次,即超了近六成。
这还只是尚未计算另外五省一市(重庆)的结果。
钛媒体APP据各地文旅部门发布数据整理
未公布的6家均为传统旅游大省,若分别以其去年数据保守推测,旅游收入合计也应该在1300亿到1600亿左右。如果加上这部分,全国分省的旅游收入合计值将比“全国值”高两千亿上下,分省合计游客接待人次或将接近全国值的两倍。
为什么各地的春节长假旅游经济数据合计会与全国值“打架?”据观察,这种数据“对不上号”并非仅在一个黄金周上出现,而是一种趋势的延续。
比如,文旅部2月9日发布的《2023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显示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据2022年公报,旅游总消费即为国内旅游收入)。
根据各地发布的当年旅游综合收入,仅贵州(1.46万亿)、云南(1.44万亿)、江苏(1.2万亿)、河北(1万亿)四省的合计就超过了5万亿人民币。
这种差异绝非误差可以解释,其带来的变形与失真亦值得思考。
“测算”、“核算”之争
钛媒体APP与文旅系统工作者及业内专家多方交流后发现,旅游经济的量化一直属于业界难题,一方面,在供应端,旅游是许多产业的合集且随着社会发展还不断有新产业渗透;
另一方面,所有这些产业又都是围绕旅游需求来展开服务,因而旅游很难像其他产业那样从生产角度去定义,它只能从消费角度来定义,这的确会导致其计量时面临的复杂。
2014年8月,《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提出“完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建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
次年,国家统计局编制《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该分类是我国第一次正式的将旅游及相关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进行明确分类。
虽然承认旅游业作为一个特殊产业的地位是一项进步,但很快,旅游行业部门与统计部门在数据计量上发生了严重不一致。
2015年末,国家统计局与原旅游局相继发布旅游业数据,前后仅隔四天,统计部门发布“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752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33%;旅游部门则宣布“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73万亿人民币,对GDP的综合贡献为6.6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39%。”
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方法路径的选择。统计部门称,数据是根据《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和《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等,通过“核算”得出的最终统计结果。
旅游部门则称,是根据国际通行的统计建议与方法框架,以既有的国际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投入产出法,核算出全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
二者的区别简单来说即:一个是“核算”,一个是“测算”。
时隔多年,目前在年度数据上文旅部门与统计部门早已一致,但每年若干个黄金周、节假日的旅游数据,统计调查队并不参与,是由各级文旅主管部门负责“测算”。
鉴于影响“测算”的因素非常多,在各种“弹性”、“溢出乘数”等作用下最终出炉的旅游经济数据,遂被业内形象称为“神仙数据”。尤其当“测算”再演变为更主观化的“估算”,科学逐渐让位于某种平衡艺术时,相关出入也由此而生。
“神仙数据”怎样炼成
事实上,主管部门真正能掌握的统计意义上的数据根本无法覆盖整个行业。
“文旅口能基本掌握的主要是下属文旅单位的有关数据,主要包括:1、封闭景区客流与收入,这块文旅部门是有统计的;2、星级酒店是文旅口管,数据也有、也真实;3、旅行社的数据也有也要上报。这三块数据各级都能统计到位。”一位文旅系统资深人士介绍称。
西安大雁塔景区一角
“但接着空白就来了:1、非星级酒店属于商务口管理,文旅口没数据(旅行社安排客人啥酒店都可能住);2、自助出游人数也不是文旅部门能掌握的。还有几个更是神仙数据:一是开放景区市民出游,二是综合收入,再有就是旅游外溢效应就更不好统计。”
至于测算方式,据介绍,开放景区人流,主要用监控器或者人均占地面积估算。“但他们真正消费多少,没人知道。”旅游综合收入也是估算,因为“连统一的定义都没有。”旅游产业外溢贡献更是要靠“估”。
大唐不夜城春节期间人流
具体怎么估?“简单来说就是把旅游局掌握的数据放大,前些年的传统是乘以4,但这些年具体乘几,各地就不(看)清(心)楚(情)了。”该人士坦言。
钛媒体APP对已发数据26个省份在数据测算方式上的表述进行了梳理,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相对具体列出大数据来源与大致建模方式的。
比如,湖南: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人流)、银联大数据建模分析(消费);
上海:接待游客量来自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来自上海银联统计测算;
新疆:据第三方通过旅游统计大数据平台和抽样调查综合测算;
广西:据通信运营商信令数据和中国银联数据建模分析。
黑龙江:经移动大数据统计,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
吉林: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
天津:据联通大数据测算;
山东:据统计调查和客流与消费大数据测算(2023年还出现过‘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统计’)。
第二类,笼统提及的。
比如,四川:据第三方大数据综合测算;内蒙古:据国内游客抽样调查、通讯运营商数据综合测算;浙江:全域旅游监测;江苏:综合各方数据测算;宁夏、辽宁:经综合测算;广东:据初步测算;福建:据第三方测算;北京:北京旅游大数据综合监测;重庆:相关统计显示;江西:数据显示;云南:据统计。
第三类,直接报数据不提来源的。如安徽、海南、河南等。
测算,其实还相对属于科学技术范畴,到了估算阶段就属于艺术了:“既要有统计,也难以避免有水分,可水分又不能太大,一般总要瞻前顾后,看看邻省、兄弟城市、同类景区等别太冒尖。更重要是,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还要“悠着点”,可控,否则基数越大,来年可咋办。”前述文旅系统人士称。
如此测算众生相下,最后的数据结果如何实现相对客观、准确,据介绍,影响因素主要看两个方面:“1、本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能力水平和统计经验;2、给第三方机构用以抽样、测算的经费是否充足。”